發文宗旨:我從事園林設計工作20年了,發文推薦一些景觀價值高,經濟效益高的新品種苗木,農村可以利用荒山、空地種植。
一方面增加了農民收入;另一方面,綠化工程能栽植更多的優秀品種苗木,皆大歡喜!
導讀
今天介紹的樹,它渾身是寶,不僅是重要的藥材,用材價值也高,還是十分優秀的鄉土彩葉樹種,具有藥材、用材、景觀三重價值,被列為我國主要的栽培珍貴栽樹種。
它叫黃檗,又名黃菠蘿,由于長期亂砍濫伐,數量已很少,已經列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。
黃檗具有藥材、用材和園林景觀三重價值,種植效益可達12萬元/畝,十分難得,華北、東北、華東、華中地區,有荒山、荒地資源的朋友,可以大膽發展,培養精品樹形,前景十分不錯。
植物簡介
形態特征:黃檗是蕓香科-黃檗屬落葉喬木,樹高10-20米,大樹高達30米,胸徑1米。枝擴展,成年樹的樹皮有厚木栓層,淺灰或灰褐色,深溝狀或不規則網狀開裂,內皮薄,鮮黃色,味苦,粘質,小枝暗紫紅色,無毛。
產地:主產于東北和華北各省,河南、安徽北部、寧夏也有分布,內蒙古有少量栽種。朝鮮、日本、俄羅斯(遠東)也有,也見于中亞和歐洲東部。
生態習性:黃檗的適應性強,喜光,耐嚴寒,適宜在平原或低丘陵坡地、路旁、住宅旁及溪河附近水土較好的地方種植。
保護級別
黃檗是良好的蜜源植物,其樹皮具有重要的工業價值和藥物價值。由于長期亂砍濫伐,數量已很少。它是第三紀古熱帶植物區系的孑遺種,在科研上也具有一定的重要價值。
已經列入中國《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名錄》;列入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》(IUCN)——易危(VU);列入《華盛頓公約》()——Ⅱ級
野生的黃菠蘿
藥用價值
我國十幾部藥典記載:黃檗的樹皮內層經炮制后入藥,稱為黃檗,是重要的中藥。味苦,性寒。清熱解毒,瀉火燥濕。
主治急性細菌性痢疾、急性腸炎、急性黃疸型肝炎、泌尿系統感染等炎癥。外用治火燙傷、中耳炎、急性結膜炎等。
剝皮后的黃檗
中藥黃檗
用材價值
黃菠蘿上漲速度中等,木材硬度較高,氣干密度達到0.45,邊材淡黃色,心材黃褐色,是槍托、家具、裝飾的優良材料,屬于我國二類珍貴木材。
另外,黃菠蘿的木栓層是制造軟木塞的材料。
黃檗木
園林景觀價值
黃菠蘿樹體高大挺拔,樹干通直,樹大蔭濃,遮陰能力好,耐寒性好,也較耐旱,病蟲害少,養護人工少,木質硬,壽命長。
黃菠蘿秋色金黃,是優秀的鄉土彩葉樹種,我國的東北,華北,華東、華中均能種植,很適合作行道樹、園景樹。可廣泛應用道路、公園、小區、學校的綠化美化。
樹干通直挺拔
秋色金黃
種植效益分析
藥材種植效益:
目前黃菠蘿還主要作為中藥資源在栽培,而栽培的主要地區集中在遼寧丹東、大連、沈陽、本溪一帶,其他地區如成都、恩施等山區僅有零星種植栽培。
每畝可栽黃柏樹100株,按8齡樹每株可采干皮10公斤,市場價8~10元/公斤,這樣可算出每畝黃柏林可收獲1萬元。
剝了皮的黃檗
綠化苗木種植效益:
黃菠蘿作為園林綠化苗木,全國還沒有苗圃栽培。其實作為中藥資源,黃檗的種植效益要低于綠化苗木。
種植間距3*4米,每畝種植50棵,8-9年可以達到米徑15cm,精品樹每棵的價格不會低于2500元,每畝效益至少12萬元以上。是藥材效益的10倍以上。
結語
黃菠蘿是國家二級保護樹種,也被列入我國主要栽培珍貴樹種,具有藥材、用材、景觀三重價值,種植效益可達12萬元/畝
華北、華中、華東地區有荒山資源的,可以大膽發展,這個樹種具有用材、藥材、園林三重價值,也就具有三重保險,種植風險很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