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,大健康時代已經到來,養生保健意識已深入人心,今后將是全民康養的時代,那健康產品用量將會不斷加大,需求量也將大增,所以大家在選擇中藥材種植品種時,要遵循樹立“食用大于藥用”的意識,才能確保種植不出差錯。今天給大家推薦幾種藥食同源品種供參考。
1.食用瓜蔞(天花粉):為一年生藥食同源品種,一次種植連續采收三至五年,果實、種子和根入藥,連皮帶籽為全瓜蔞,果殼中藥名為瓜蔞,種子中藥名為瓜蔞仁,根莖中藥名為天花粉。
目前食用瓜蔞子銷量大,效益好,屬長處銷貨狀態。如江蘇產地,藥用瓜蔞子20-23元/公斤,而用于食用瓜蔞子價格卻高達42-43元/公斤,一路呈上漲趨勢。目前安徽、江蘇、浙江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、山西等藥用瓜蔞產區紛紛轉型為食用瓜蔞產區,足以說明該品市場需求量較大,隨著勞動成本的提高,行情將會穩步走堅,后市行情看好。
種植瓜蔞,當年投入,當年就能見效。瓜蔞結果期為3-5年左右,畝產量:畝產鮮果第一年800-1000公斤,第2-5年1500-2000公斤。折干率:鮮果的折干率15%-20%;出籽率:干果的出籽率為36%-41%。目前,全瓜蔞市場價格30元/公斤,瓜蔞皮20元/公斤,瓜蔞子40元/公斤,畝產值在5000元以上。 生長三年后,即可挖根天花粉,畝產干貨400-600公斤左右,目前價格15-20元/公斤,畝產值過萬元。
2.太子參:為一年生藥食同源的中藥材品種。具有益氣健脾,生津潤肺之功效。因其藥性平和,養陰,作為人參乃至西洋參的代用品,很受中醫藥界和保健品行業的青睞,致使用量增加。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保健事業的發展,用量逐年增加,在保健食品,滋補飲料,新藥研究等綜合開發利用上利用廣泛,相當有前途。
近幾年老產區種植的太子參品種退化,抗災能力差,導致產量低,品質差,影響了太子參的價格,目前種植應選擇新培育品種,有品種個大,粗壯,抗災能力強,生長期短,產量較高等特點。種植戶購種時要謹慎選擇。
太子參主要以種子和根莖繁殖為主,正常年份畝產量120-150公斤,高產達200公斤以上。目前,太子參市場價格為55-60元/千克,畝產值在7500元以上。
3.夏枯草:為一年生兩茬藥食同源品種。是我國多種暢銷保健飲品的重要原材料,市場用量巨大。
夏枯草一次種植可連續采收3年,前兩年只采收球和莖,3年后可挖根,一般4年之后產量會降低,需要重新種植。一般畝產球100-120公斤,草200公斤左右。全株草帶球16元/公斤,夏枯球價格在25-40元/公斤不等(球穗8公分以下價格25-30左右/公斤,超過8公分達到出口級,價格在40-60元/公斤不等)。其莖葉、根收購價格4-5元/公斤,綜合畝產值在4000元以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