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作為常用調味品,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,也是藥食兩用的中藥材。藥典里姜的種類很多,主要分為生姜、干姜、炮姜等多個品種。生姜、干姜、炮姜、高良姜、姜黃都叫姜,外形相似,功效卻大不一樣,您分清嗎?這里跟您詳細說一說。
生姜
本品為姜科植物姜的新鮮根莖。秋、冬二季采挖,除去須根和泥沙。
功能主治:解表散寒,溫中止嘔,化痰止咳,解魚蟹毒。用于風寒感冒,胃寒嘔吐,寒痰咳嗽,魚蟹中毒。
用法用量:3~10g。
干姜
本品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莖。冬季采挖,除去須根和泥沙,曬干或低溫干燥。趁鮮切片曬干或低溫干燥者稱為“干姜片”。
性味歸經:辛,熱。歸脾、胃、腎、心、肺經。
功能主治:溫中散寒,回陽通脈,溫肺化飲。用于脘腹冷痛,嘔吐泄瀉,肢冷脈微,寒飲喘咳。
用法用量:3~10g。
炮姜
本品為干姜的炮制加工品。取干姜,照炒法(通則0213)用砂燙至鼓起,表面棕褐色。
性味歸經:辛,熱。歸脾、胃、腎經。
功能主治:溫經止血,溫中止痛。用于陽虛失血,吐衄崩漏,脾胃虛寒,腹痛吐瀉。
用法用量:3~9g。
高良姜
本品為姜科植物高良姜 的干燥根莖。夏末秋初采挖,除去須根和殘留的鱗片,洗凈,切段,曬干。
性味歸經:辛,熱。歸脾、胃經。
功能主治:溫胃止嘔,散寒止痛。用于皖腹冷痛,胃寒嘔吐,曖氣吞酸。
用法用量:3~6g。
姜黃
本品為姜科植物姜黃 L.的干燥根莖。冬季莖葉枯萎時采挖,洗凈,煮或蒸至透心,曬干,除去須根。
性味與歸經: 辛、苦,溫。歸脾、肝經。
功能與主治: 破血行氣,通經止痛。用于胸脅刺痛,胸痹心痛,痛經經閉,癥瘕,風濕肩臂疼痛,跌撲腫痛。
用法與用量:3~6g。外用適量。
審稿專家: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 副主任藥師 安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