洋蔥種植要經歷育苗和移栽兩個階段。為了控制年前植株不早抽苔,利用移栽蹲苗的一種形式,控制幼苗在年前不旺長。再者通過育苗可培育壯苗越冬,為年后生長打下基礎。育苗是洋蔥種植所不能省略的措施,要想使洋蔥高產優質,必須育苗。本文僅介紹有關洋蔥的有關措施。
一、育苗時間
確定育苗時間主要氣溫,洋蔥植株生育最適宜溫度為19~26度,種子發芽最適宜溫度為12~20度。低于12度發芽緩慢。溫度超過26度,幼苗生長受到強烈抑制而停止生長。所以從氣溫來看,18度上下播種正好,氣溫18度出現的日期即為最佳播種期。在黃淮區域一般在白露后氣溫穩定18~20度上下,此時正可進行洋蔥育苗。有經驗的老農必須過了白露這天后才能播種,否則在白露前播種的洋蔥,年前有20%的抽苔率,不信可以驗證一下(黃淮區域),說明洋蔥育苗不能過早。但也不能過晚,晚了幼苗小移栽后不耐凍,年后出現缺苗斷壟。一般要求移栽后至越冬日(12月22日)有40天以上的生長期,苗期60天,從播種至越冬日100天,這樣往前也可推算出育苗日期,大概時間在9月12日左右。
二、育苗的相關技術措施:
1. 苗床準備:選擇肥沃、疏松、排水良好的土壤作為苗床。提前深翻土壤,并曬土20天以上,殺死土壤中病蟲源。施入腐熟的有機肥,每畝育苗地不少4方,復合肥80~100斤,不能單獨施氮肥,防氮肥過多,幼苗徒長。肥料均勻撒施,進行深翻于土中10厘米以下,犁地后進行耙平不留坷垃以免影響出苗,整地后及時作畦,防土壤跑墑。一般畦寬80厘米,畦埂寬30厘米,高15厘米。
2. 種子處理:選擇優質、飽滿的種子。在播種前,可將種子在陽光下晾曬 1 - 2 天,以提高發芽率。也可以進行浸種處理,用 50℃左右的溫水浸泡 25 ~30 分鐘,然后在常溫下繼續浸泡 3 ~5 小時。撈出瀝干水拌上草木灰即可播。
3. 播種:將處理好的種子或干籽均勻撒播在澆透水的苗床上,覆蓋一層薄濕土,厚度約 1 - 2 厘米。為保濕防曬可覆蓋秸稈,待苗有60%頂土時,將覆蓋物撤去,改遮陽網防曬,待出齊苗后撤去遮陽網。在出苗之前,注意土壤水分變化,始終保持土壤濕潤,防止芽干不出苗。
4. 澆水:在育苗時澆透水的基礎上,出苗后不宜大澆水,以小水輕澆為主,保持苗床濕潤,防大雨過后苗床積水。在移栽前:從2片葉后隨氣溫度變化,可采用干濕交替法澆水,也就是使苗床土壤見干后,再輕澆水,不要定時地澆水,以免土壤濕度大滋生病害。距移栽前20天有意停水蹲苗,使植株不徒長更壯實,利于移栽后緩苗。
5. 溫度管理:出苗前,保持苗床溫度在 20 ~25℃。出苗后,10~15天內利用遮陽等方法適當降低溫度,白天中午溫度控制在 15 ~20度。以后不再遮陽,任其生長
6. 施肥:在幼苗生長期間,可適當追氮肥,促進幼苗生長。一般可進行2~3次,每次用尿素8斤左右。
7. 病蟲害防治:定期查看苗床,及時防治猝倒病、立枯病、蚜蟲等病蟲害。用藥見以前以上幾個病蟲防治的圖文,在此不再重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