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地種植的“林下精靈”赤松茸鮮美上市
攤主:最近價格降了一些,70元一公斤,每天不夠賣
春天是品鮮吃鮮的季節。近來農貿市場上不僅上新了各種時令蔬菜,記者還發現了本地種植的“林下精靈”赤松茸的身影。
“這個煲湯很鮮,只要稍微放一點就夠了。”昨天上午,定海東門菜場的一家自產自銷攤位上,市民林阿姨挑了兩個赤松茸打秤。自從在菜場發現這個美味后,她經常會買上一些。
攤主朱悅禎告訴記者,赤松茸也叫大球蓋菇,腿粗蓋肥,其肉質比較鮮嫩,清香爽口,口感似松茸。“賣了有一段時間了,剛開始賣45元一斤,最近降了一些,35元一斤。每天不夠賣。”她介紹,因為產量有限,一天最多賣20公斤左右,有時還會斷貨。
據了解,2019年市林科院引進大球蓋菇林下種植技術。因為栽培技術簡便、抗雜菌能力強、栽培成功率高等特點,種植過程綠色環保,逐漸向農戶推廣。
目前在舟山,赤松茸的人工種植還不常見,朱悅禎也是第一次嘗試種植。在她位于雙橋的昌隆果蔬專業合作社里,赤松茸被種在大棚內的葡萄架下。稻草覆蓋的小土包內,一顆顆破土而出的赤松茸陸續撐開“小傘”,肥嫩飽滿,猶如“林下精靈”一般,甚是可愛。
朱悅禎介紹道,利用稻麥秸稈、木屑等農副產品和廢棄的農作物秸稈進行栽培,整個種植過程不需要噴灑任何農藥,稻稈等同時還能作為葡萄樹的肥料。
作為食用菌中的后起之秀,赤松茸享有“素中之葷”美譽,它的生長周期一般是6個月。“我們從去年年底開始種植,一直可以采收到七八月份。”她介紹,經過人工培養的赤松茸營養價值也很豐富,能提供多種營養物質,“試種好的話,我打算增加種植面積。”
因為營養價值高,且口感好,赤松茸受到很多人的喜愛。那么,赤松茸怎么做好吃?記者搜羅了一下,做法還真不少。可以放在清水中洗洗,直接放開水里燙熟蘸芥末醬油吃,或大蔥清炒,口感脆嫩新鮮;也可香煎,將鮮赤松茸切成幾段,放在由雞蛋、面粉、鹽調制成的糊中,攪拌后用溫油炸至金黃即可出鍋;還可與排骨、雞、鵝、鴿子等一起燉湯,非常有營養,且美味。